历史上活跃的古羌人,后来都去哪儿了?
公元384年的渭北马牧,姚苌把“羌”字大旗插进泥里,一夜之间从败军之将变成“万年秦王”。十年后,他的后秦照样被刘裕的北伐铁骑碾碎,皇室血亲一个不留。 昙花一现的王朝灭了,可问题还在:把姚苌写成史书里一行墨的古羌人,到底去哪儿了?
公元384年的渭北马牧,姚苌把“羌”字大旗插进泥里,一夜之间从败军之将变成“万年秦王”。十年后,他的后秦照样被刘裕的北伐铁骑碾碎,皇室血亲一个不留。 昙花一现的王朝灭了,可问题还在:把姚苌写成史书里一行墨的古羌人,到底去哪儿了?
文彭作为明代书法界的重要人物,其笔下的《草书七绝诗册》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,纸本草书形制,单幅尺寸约29.1×36cm,虽幅面不大,却尽显文人书法的雅致意趣,将诗与书的融合推向了精妙境界。
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众多墨宝中,文彭《致东川判院大人先生尺牍》以25.4×27.4cm的方寸纸本,藏着明代草书的雅致风骨。作为“江南四大才子”文徵明长子,文彭的书法既承家学严谨,又藏文人洒脱,这封尺牍便是最好的见证。
2025年9月6日,“四川藏文古籍精编社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暨图书捐赠仪式”在四川成都举行。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,向国家图书馆、四川省图书馆、云南省图书馆等十余家单位捐赠珍贵藏文典籍共计90余套。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计
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,对手是自然的力量和时代的变迁;这是一项关乎文明续存的工程,目标是让千年智慧免于湮灭。当前,藏文古籍正以惊人的速度物理性消亡,其损毁速率是全球其他珍贵文献的三倍。吞弥金子文化艺术中心正站在守护文明的第一线,他们发出紧急呼吁:保护已至“临界点
2025年9月6日,“四川藏文古籍精编社古籍整理出版成果展暨图书捐赠仪式”在成都市温江区维也纳国际酒店成功举办。活动由四川藏文古籍精编社、四川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、禾香书院联合主办,四川迈博纳贝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,得到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专业委